古琴背景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古琴的出现,首先用来演奏琴曲。琴曲也叫琴乐,是由有组织的琴音以一定的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艺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琴音乐因其品位高雅、魅力非凡故而激发起历代琴人前赴后继探秘琴乐鉴赏的信心。而琴不仅仅只为用来演奏音乐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承载着许多故事以及隐含着的文化。因此,我们初听琴乐,必须对与之相关的文化作一个大概的了解。
辨识题材类别
古琴曲大多是标题音乐。如《广陵散》有四十五个小标题:取韩、呼幽、冲冠、发怒、亡身、投剑等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聂政刺韩王,再对照查看《醒心琴谱》的题解,琴乐背后的故事也一目了然。像《广陵散》这样以重大社会事件为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表述人物思想感情的琴曲,属于琴乐的第一类题材——人物故事类。又如《平沙落雁》,从题目上大致可以猜到几成:天际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果然,琴乐描摹的内容八九不离十:秋高气爽,江阔水平,洞庭湖岸边的白沙滩上,大雁起起落落,悠闲漫步的正与空中盘旋飞鸣的此呼彼应。夜幕降临,远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渐渐融为一体。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整首曲子没有人物形象,没有情节演绎,只有人感受到的自然情趣,属于琴乐的第二类题材——山林意趣类。
熟悉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渊源
例如《将归操》,为孔子所作。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等,影响了世界近两千年。
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正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军事方面,诸侯争霸,战火纷飞;文化上百家争鸣。
《将归操》的创作原由:赵简子想要分割晋国,命人拿着玉器和丝织品来聘请孔子,孔子就去了,走到黄河边时,听说赵简子杀了手下的两位贤能大夫窦鸣犊和舜华,他万分痛恨统治者的不仁不义、为所欲为,同时明白了晋国的政治黑暗,已经难于推行儒家的仁政,于是长叹一声,立即调转车头返回。在车上,他深有感触地写下了琴曲《将归操》明志,以镜戒世人。
人物关系和典故出处
例如:琴曲《凤求凰》,曲小乾坤大,故事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富豪卓王孙设宴款待朋友,也邀请了颇负盛名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背着“绿绮”琴赴宴。酒过三巡,有人对司马相如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司马相如一抬头,只见帷幕后面有位美女正在偷窥,料定是卓文君。他立刻顺水推舟,边弹边高声唱起了自己作词作曲的琴歌《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卓文君精通琴艺,才华出众,一听就明白司马相如自比“凤”,把她比作“凰”,正向她深情求爱呢,不由面红耳赤,也产生了爱慕之情。
鉴赏琴乐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音乐因其品位高雅、魅力非凡故而激发起历代琴人前赴后继探秘琴乐鉴赏的信心。琴乐的本质是真善美,琴乐鉴赏就是一种审美体验,而古琴作为一门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有其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系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会琴乐,怎样鉴赏才能降低难度升级趣味,依次从了解琴乐、认识琴乐、理解琴乐、体悟琴乐、升华思想这几方面着手尝试。